2025年6月25日為助力高校科研設備升級與學科發展,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島津”)攜手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共同舉辦“島津助力高校科研設備升級系列活動——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產學研技術培訓”。本次活動以“質譜繪新章”為核心,聚焦前沿分析技術,推動教育科研創新,吸引了校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業務部馬景輝副部長、李穎經理、楊馳先生,市場部光譜產品經理鄭偉先生,GCMS產品擔當栗真真女士、質譜成像產品擔當張方麗女士以及教育行業擔當周逸舟先生、業務部PS團隊天平組賈延峰先生等蒞臨現場,與師生深入交流技術應用與產學研融合路徑。
會議伊始,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劉芳女士以精煉的語言為大會拉開帷幕,介紹了本次會議的總體架構與核心議題。隨后,雙方領導先后發表重要致辭。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冬瑩女士進行致辭。劉冬瑩院長指出:當前,國家正大力推進強國戰略,強調科技、教育與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深化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作為職業教育的鮮明特征,產教融合在醫療領域面臨著尤為嚴峻的挑戰——技術迭代日新月異,自主創新與人才培養迫在眉睫。為此,我們攜手島津,創新性地整合企業研發實力、高校基礎研究優勢與臨床實踐場景,構建三位一體的協作平臺。我們期待以今天的培訓為發軔,逐步探索構建"專業+微專業"的復合能力培養體系,培育跨學科視野、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的綜合素養。愿今天的培訓能化作一粒科技創新的火種,既點亮專業發展的前行之路,也燃起同學們心中的求知火焰。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業務部馬景輝副部長致辭,首先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們在百忙之中撥冗出席會議,馬景輝副部長介紹到:島津日本總社自1875年創立以來,始終秉承創新精神,在科學分析儀器領域不斷開拓進取。今年正值島津日本總社創立15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這一路走來,我們見證了無數科技創新帶來的變革與突破。近年來,島津在多個前沿領域持續深耕,重點投入方向包括:成像技術與顯微分析系統、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平臺、光譜技術在各專業領域的創新應用等,希望通過今天的學術交流,能夠為在座的導師和同學們帶來新的科研思路和啟發,促進跨學科的思想碰撞,推動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殷利眷副教授以《前沿分子診斷技術+產教融合:推動創新與應用》為題,深入探討了分子診斷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在醫學教育、科研轉化和產業應用中的關鍵作用。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質譜成像產品專家張方麗女士帶來題為《島津成像質譜顯微鏡:開啟天然產物與醫學研究新維度》的報告。在生物醫學與藥學等前沿領域的探索中,質譜成像技術為微觀層面的生命科學研究開辟全新視角。島津推出的全方位質譜成像綜合解決方案 —— 尤其是成像質譜顯微鏡iMScope QT,已在藥物分布與代謝機制研究、藥效/毒性評價、臨床疾病標志物篩選,以及中藥品質多維度評價等核心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iMScope創新性整合光學顯微觀察與質譜成像分析,憑借獨特的技術集成優勢,在基礎科研與臨床轉化應用中均展現出較大實用價值與廣闊的發展潛力。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市場部GCMS產品擔當栗真真女士作題為《島津特色氣質解決方案賦能中藥品質研究》的發表,她提到:風味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在中藥品質及溯源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島津特色氣味物質數據庫和代謝物數據庫結合高靈敏的GCMSMS或GCMS無需標準品即可快速建立數百種化合物高靈敏度的MRM/SIM篩查方法,并可進行半定量分析,輕松實現風味組分和代謝物組分“泛靶向分析”。此外,對于農藥殘留、污染物、藥包材殘留溶劑等在種植、加工、包裝過程中可能引發中藥質量問題的檢測方面也有整體的應對解決方案。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市場部光譜產品經理鄭偉先生介紹了島津分子光譜和原子光譜產品線,并結合2025版中國藥典與光譜技術相關的制修訂內容,舉例講解了紅外、紫外可見、原子吸收光譜在醫藥相關領域的典型應用。發表題目《光譜儀器及其在醫藥領域的應用》。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市場部教育行業擔當周逸舟先生介紹了島津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在臨床檢驗和臨床科研等醫學領域的應用,以及在藥物質量研究等藥學研究中的應用。發表題目《液質聯用技術在醫學和藥學檢驗中的應用》。
交流會現場精心展出了島津的高精度分析天平AP125WD-AD,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參觀。業務部PS團隊天平組賈延峰先生以專業而熱情的態度,為師生們詳細講解了天平的精密稱量原理、創新功能特點及實際應用場景。
此次交流會不僅是技術與知識的碰撞,更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探索。島津將持續以尖端設備與專業服務,支持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發展,與高校共同繪制科研創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