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2017年食品藥品安全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明確今年張家口市將重點從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全過程監管、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控等三個方面加強工作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制假售假、私屠濫宰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為不斷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和用藥安全,張家口市各級食藥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了2016年全市未發生較大以上食藥安全事故,保持穩中向好的食藥安全形勢。但受利益的驅使,仍有不法分子冒險從事違法活動,對群眾的食品藥品安全構成威脅。為此,張家口市將在今年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強化風險防控措施。
加大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加大科學種養技術培訓力度,指導農戶依法科學使用農藥、獸藥、化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嚴禁違規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綠、硝基呋喃等禁用物質。探索建立以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為核心的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銜接機制,推動市場環節查驗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由政府主導在大型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設立快檢室。
嚴格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全過程監管。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通過徹查隱患、抽檢“亮項”、處罰到人、公開信息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倒逼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專項檢查和飛行檢查力度,推行檢查表格化、抽檢制度化、責任網格化,落實日常檢查和監督抽檢兩個責任。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進行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在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全面推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對食品生產集聚區和特色食品治理實施“回頭看”“再提升”。組織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整治提升,開展創建放心菜、放心肉超市活動,督促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深入推進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完善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監管。督促網絡第三方平臺開辦者和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履行食品安全義務。加大對校園及周邊地區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強化學校及幼兒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校外托管機構食品安全監管,嚴防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實施餐飲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深化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量化分級、清潔廚房”和“風險分級”管理,監督其執行進貨查驗、原料控制、環境衛生等各項制度落實。落實國家和全省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按照國家要求做好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工作。組織專家開展醫療機構制劑調劑使用目錄的評審篩選工作。
嚴密防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開展糧食中重金屬污染、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等專項監測。加大食用農產品風險監測抽檢力度,及時鎖定重大風險隱患和關鍵危害因子。以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為重點,開展專項食品安全檢測,對風險隱患突出的地區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風險分級監管制度,統籌國家、省、市、縣四級抽檢計劃,擴大抽檢覆蓋面,提高問題發現率和不合格產品核查處置率。加強風險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檢結果運用,及時查處違規產品、違法企業、不法分子。推進藥品重點品種質量提升課題研究和藥品單品種風險分析工作,發掘潛在性風險隱患,及時跟進解決。強化藥品高風險企業、基本藥物企業和特殊藥品企業的監管。
此外,張家口市還將本著“打擊是最好的預防”的理念,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化專項整治。“零容忍”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制假售假、私屠濫宰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從落實“黨政同責”、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深化宣傳引導、深化網格化監管等方面入手,積極推進食藥安全監管社會共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