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共同承擔的“三江源流域大范圍網絡覆蓋和水下一體智能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研究”項目進行了驗收,標志著我省在智能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
據了解,該項目首次提出了面向匯聚節點覆蓋的量子狼群進化算法(QWPEA),生物友好的認知水聲網絡頻譜分配(MMF-CASA)方法,基于認知機制的跨層感知模式的生物友好路由算法;通過實驗獲取了青海湖水域水面的電波傳輸特性,建立了動態信道容量型;搭建了超大型湖面VHF數據傳輸模型;提出了基于格的簽名算法。
同時,設計開發了Micro ANP通信協議棧,運用嵌入式、傳感器、無線電通信、水聲通信、RF數傳等物聯網關鍵技術,通過溫度、鹽度、深度、攝像頭、聲傳感等傳感器以及陸地/水聲無線網絡,將水質、生態等信息傳輸到匯聚節點,經4G網絡傳輸至互聯網,實現青海湖流域網絡覆蓋和水下一體智能生態環境監測儀器系統原型。
該項目研究在水資源生態環境的智能監測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為水下資源勘探、海洋災難營救、海嘯預警、海洋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