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監測顯示,截至4日18時,中國已有25個省(區、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霧霾天氣。各地積極應對重污染,江蘇南京、無錫、南通、揚州等城市已經啟動了空氣污染監測應急預案。
4天25個省區市出現霧霾
剛入12月,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再次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據中央氣象臺統計,截至4日18時,我國已有25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地出現過霧霾天氣。據了解,本輪霧霾天氣的“惰性”較強,基本在華北至江南一帶活動,幾日來位置變化不大。其中,蘇皖等地的霾最為嚴重,而大霧的“重災區”則位于西南及江淮地區。
昨天,環保部就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大面積灰霾污染做出回應。據環保部介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2月1日空氣質量開始下降,濟寧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石家莊市、邢臺市、棗莊市、聊城市和泰安市等5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級別。12月2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空氣污染范圍進一步擴大,污染程度持續加重。石家莊、臨沂和邢臺等7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濟寧、邯鄲和棗莊市等16個城市空氣質量持續處于重度污染級別,首要污染物全部為PM2.5。
截至12月3日20時,長三角地區、東北地區的部分城市PM2.5指數接近300,其中,哈爾濱PM2.5指數531,邢臺PM2.5指數394。
青島市4日14時發布,根據青島市環保局監測,最近24小時青島市PM2.5指數332,達6級,屬于嚴重污染。
環保部析大面積灰霾成因
環保部4日就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大面積灰霾污染做出回應。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二是靜穩天氣條件下機動車尾氣排放累積,特別是北方地區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據對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的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12月2日,鹽城、淮安、泰州和南通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上海、連云港、常州等12個城市空氣質量持續達到重度污染級別。石家莊、臨沂和邢臺等7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哈爾濱,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級別。
環保部表示,機動車尾氣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是空氣質量惡化的重要推手。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造成我國大范圍灰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一是不利氣象條件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二是機動車尾氣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對空氣質量惡化貢獻較大。靜穩天氣條件下機動車尾氣排放累積,特別是北方地區因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針對我國遭遇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有氣象專家稱,靜穩天氣是導致本輪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由于近期我國冷空氣活動較明顯偏弱,風速小、大氣層比較穩定,因此天氣條件不僅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且容易造成污染物在地面附近積聚,從而導致霧霾天氣多發。
今年9月,國務院公布了堪稱我國環保史上“最嚴格”的《行動計劃》,計劃實施將使國家投入巨資進行大氣污染治理,主要用于脫硫、脫硝、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的建設,約占總投資的20%,其中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投資比重最大,約占36%,其次為清潔能源替代約占28%。
多地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出臺監測預警
環保部指出,灰霾污染發生后,各地已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并及時公開空氣質量信息,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空氣重污染。上海市12月2日發布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并啟動應急減排措施,在校學生一律停止戶外活動。哈爾濱市組織人員全面開展污染源集中監督檢查,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排污穩定達標。青島市為此采取了停駛部分車輛等四項應對措施,并于3日16時發布了Ⅱ級大氣污染橙色預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預警解除之前,中小學、幼兒園等將停止組織戶外活動。
南京市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消息,4日傍晚將空氣污染預警由橙色升級為紅色,按預案立即啟動紅色響應。這是該市今年首次啟動空氣污染紅色預警。空氣污染紅色預警發布后,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面啟動污染天氣應急處置紅色響應,實行停課。
上海市12月2日發布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并啟動應急減排措施,在校學生一律停止戶外活動。
哈爾濱市組織人員全面開展污染源集中監督檢查,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排污穩定達標。
青島市為此采取了停駛部分車輛等四項應對措施,并于3日16時發布了Ⅱ級大氣污染橙色預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預警解除之前,中小學、幼兒園等將停止組織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