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就食品安全問題提出建議。要加強食品安全全民教育,呼吁建設食品信息追溯制度。
民以食為天,但近年來“食安”問題卻頻頻敲響警鐘。5日,全國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就食品安全問題提出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杰認為,中國需利用信息技術,完善食品信息追溯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認為,近年來不少食品安全問題并不是真正源于食品安全事件,而是科學真相與消費者認知之間形成了“信息真空”,客觀上加深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憂慮。
談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宗慶后表示:“要加強食品安全全民教育,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聲音去傳遞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促進全社會食品安全基本認知的形成。”
宗慶后提出,要從農業生產、食品加工、流通等重點環節上,加強對普通民眾和從業人員的科普認識,讓民眾能區分合格食品與不合格食品之間的差別,對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基本的認識,從而逐步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養。
而作為通信行業的業內人士,鄭杰則認為,建設食品信息追溯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手段。
鄭杰表示,食品信息追溯制度就是利用信息管理技術給每件商品標上號碼、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使消費者可以了解食品來源地、生產流程、物流等內容,以決定是否購買,并便于追溯責任。
據悉,如今食品信息追溯制度早已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并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管理體系和經驗。
鄭杰表示,目前從整體來看,中國食品的全程可跟蹤鏈條尚未形成。不僅缺乏統一的業務標準,現有的追溯體系建設和使用成本也非常高,使企業缺乏積極性,而大部分的追溯方案中,要查詢還需要專用的查驗設備,消費者較難隨時隨地快速查詢。
對此,鄭杰建議,首先要制定食品追溯的行政管理辦法和相關條例,制定一系列的實施細則,讓追溯制度有法可依。